查看原文
其他

著名土壤学家陈恩凤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人物

2017-06-03 刘孝义 土壤观察

导  读


陈恩凤教授(1910.12.20~2008.06.07),江苏省句容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资深社员,我国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土壤学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学科创始人。1


933 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5~1938 年在德国Konigsberg 大学留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38 年回国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技师,1940 年任中国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43 年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农艺系主任;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他随复旦大学农学院师生一道来到沈阳农学院,任沈阳农学院土壤农化系主任,1954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1957 年任沈阳农学院副院长,1978 年任沈阳农学院院长;1945 年他参与组建了中国土壤学会,历任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等职;1957 年创办了中国土壤学会刊物《土壤通报》并任主编,1963 年领导组建了沈阳市及辽宁省土壤学会并历任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推进中外学术交流;他完成了一批重点科研课题,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文/刘孝义(沈阳农业大学教授)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作者按语:自1952 年起,我有幸成为陈恩凤教授的学生与同事,长期聆听先生的谆谆教诲,得益于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言传身教,受益匪浅。几十年来,我的成长和工作成绩是与恩师的悉心指导、殷切鼓励分不开的,感怀先生对我的精心培养。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他的同行还是他的学生都十分敬佩先生的渊博学识、创新精神和为人治学。1990 年,为祝贺先生八十寿辰,彰显先生的科研成就,沈阳农业大学土化系编辑出版了《陈恩凤文集》(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该文集全面地介绍了陈恩凤教授的工作经历、学术思想、科研成果和社会贡献。2010 年12 月是先生100 周年诞辰,本人受《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之托,特撰此文,以缅怀这位德高望众的学界泰斗、著名农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一、土壤研究深邃,科学成就卓越


陈恩凤教授先后发表百余篇论文和多部专著,研究内容涉及土壤地理、土壤肥力和土壤改良等研究领域,所论及主题既有重大的理论问题,亦有实际的生产问题;既有科学前沿发展的问题,亦有学术界争论多年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土壤地理、土壤肥力和土壤改良三个方面对陈恩凤教授的学术思想及科研成就加以概括介绍。


(一)土壤地理———将农业土壤纳入自然土壤统一分类系统


1951 年,陈恩凤教授撰写了中国首部《中国土壤地理》专著,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是当时全国高等院校地理专业参考教材,对全国土壤地理科学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958 年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以后,在土壤科学界出现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术争议事件,这就是因为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农业土壤与自然土壤是两类具有不同内部矛盾的事物,不应该也不可能纳入同一土壤分类系统。


陈恩凤教授认为,农业土壤由自然土壤经过耕作发育而成,它与自然土壤有亲缘关系;农业土壤与自然土壤既有共性,亦有各自的特殊性,它们之间还存在中间“过渡类型”;加之农业土壤与自然土壤交错分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要进行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因此,应该将两者纳入统一的土壤分类系统之中,这有利于土壤学科发展和便于土壤科学研究的开展。上述相异的观点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争论,终于在1978 年中国土壤学会根据多数土壤学家的意见,将农业土壤和自然土壤纳入了土壤统一分类系统。


(二)土壤肥力———既要研究“体质”,又要研究“体型”


陈恩凤教授长期关注并致力于土壤肥力研究,一直强调有机培肥和有机无机复合体———土壤微团聚体的作用。从思考20 世纪50 年代末中国“大跃进”深翻改土运动问题开始,在科研实践中提出了土壤肥力“土体”和“土质”的概念。


在有机肥料研究中,陈恩凤教授阐明了土壤有机质的优越性及其在维持和提高地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必须配合施用。他认为来源不同的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其作用有所不同,难以相互代替,而且,仅靠有限的有机肥料,没有大量的化学氮、磷、钾肥,是不可能真正提高土壤肥力,最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


在深耕改土研究中,陈恩凤教授阐明了土地耕翻的适宜深度。1958 年我国曾大搞深翻改土运动,当时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耕翻越深越好。陈恩凤教授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系统测定工作基础上,1959 年他就强调指出,下层生土翻至上层时,对耕层土壤肥力提高无益,加之土体的自然下沉和上层土壤对进入土壤的空气中氧的截留,耕翻超过一定深度后,下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并无明显改变。所以,耕翻深度应结合当地土壤、肥料和劳力等具体条件,在保证耕地质量的前提下确定适宜的深度,以利于农业增产增收,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一位知名的土壤科学工作者敢于追求真理,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耕翻适宜深度研究的基础上,陈恩凤教授又做了关于耕作土壤层次发育方面的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证明:在耕深达到30~40cm 的情况下,上层土壤由于受地面生物气候的影响较大,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比较强烈,但往往不能充足且稳定地为作物供应水、肥、气、热等条件;对40~50cm 以下的土层,其物质变化又次于上一层,但它可以承受来自上层又能为上层补充的水分和养分,对作物生长发育起着保障作用。陈恩凤教授根据各土壤层次间物质运动和对作物生长所起作用的差别,将其划分为活动层、稳定层和保证层,这种按作用而不是按形态划分耕作土壤层次的方法,在指导农业生产上更有实际意义。他明确指出了深耕改土的主要作用在于创造一个对作物具有稳产作用的土壤稳定层。


自1960 年起,陈恩凤教授开始了关于土壤肥力实质的研究。这一研究是在关于有机肥料作用和深耕改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他认为土壤层次组合对土壤肥力虽有重要意义,但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保持和协调还有其自身的物质基础,因而在土壤肥力研究中,既要研究“土体构型”———“土体”,也要研究构成土体构型的基础物质———“体质”,因为它们共同决定着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存在状况及其保持和协调能力。只有同时注意这两个方面,才有利于发现土壤肥力的实质。


陈恩凤教授对具有不同耕作历史和肥力水平的黑土、棕壤、红壤以及由这些土类发育而成的水稻土、黑钙土、灰钙土和栗钙土进行了长期的土壤肥力实质研究。截至1985 年底,已基本探明土壤微团聚体(包括有机矿物复合体)对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的重要作用。土壤微团聚体以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组合形式存在土壤中,是由有机、无机复合体经过多次聚合而成的,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的性质也各不相同。研究结果还表明,各类土壤的微团聚体组成类型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以黑土、棕壤为例,小于10 微米的土壤微团聚体所含紧结合态腐殖质较多,持水性较强,保蓄碳、氮、磷性能较高,酶的活性较强;而粒径大于10 微米的所含松结合态腐殖质较多,释水性较强,释供碳、氮、磷性能较高,酶的活性较弱。因而土壤微团聚体的组成密切影响土壤的保供性能,很可能是土壤中水分和养分保持储备和释放供应的关键机制,又由于它与土壤肥力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故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至于适宜高产的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类型或最佳模式,则是他长期研究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此外,他还在施用有机肥料、天然沸石调控土壤微团聚体组成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陈恩凤教授致力于土壤肥力及其调控方面的研究30多年,为土壤科学开辟了一条研究土壤肥力的新途径。199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学术专著《土壤肥力物质基础及其调控》,该书是他多年研究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学术思想的结晶。该书的出版对深化土壤肥力理论和制订土壤培肥措施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三)盐碱土改良———既要研究水盐平衡,也要重视肥盐平衡


陈恩凤教授通过在吉林省郭前旗灌区长期试验和定位观测,成功地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种稻改良苏打盐土措施。他的研究结果指出盐碱土中的可溶性盐和水一样都是最活跃成分,易于集中,易于分散,集中则为害,分散则有益。因为盐分中多数成分为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既不宜也不易去除干净,所以改良盐碱土没有所谓一劳永逸的根治方法。只有通过长期定位观测,查明土壤中水盐运动规律和适于作物生长的水盐平衡状况,并严格而持续地对其加以控制,就能够长期主动地改良利用盐碱土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在盐碱地改良研究过程中,陈恩凤教授发现土壤有机质与脱盐脱碱和培肥土壤均有密切关系。在一定水热条件下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低分子有机酸,有利于土壤脱盐脱碱和提高洗盐效果,而水溶性腐殖质、活性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增加即可活化阳离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补充因淋洗而损失的有机质,又可增强蛋白酶、脲酶等酶类的生物活性,释放出更多的胺态氮和铵态氮,相应地增加苏打盐土的有效氮、有效磷和水溶性钙、镁的含量,还可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使土壤pH 下降。因此,除水外有机质也是改良盐碱土的一种主要物质。如能在掌握水盐动态平衡的同时,注意培肥土壤,处理好肥盐平衡关系,培育富含有机质深厚的耕作层,则可以加速盐碱地改良的进程,降低土壤改良对降低地下水位临界深度的要求,节省洗冲定额,放宽地下水利用上的盐分指标,提高咸水的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巩固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创新理论


在盐碱土改良科研领域,20 世纪50~60 年代许多学者一直强调水改良盐碱土的观点。陈恩凤教授根据多年从事盐碱土改良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改良盐碱土“既要研究水盐平衡,亦要研究肥盐平衡”的新观点。他认为,盐碱土中过多盐分虽可采用用水淋洗和降低地下水位的水治方法减轻和清除盐分危害,但是改良盐碱土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农作物高产稳产,而仅用“水治盐”既不易功固改良土壤效果,又不能提供稳定作物高产所需的养分,故只是洗盐、排盐并不能完满地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改良目的。水治盐碱土必须具备低矿化度的水源和良好的排水条件,而在水源不足、水质不适和排水不畅地区,如滨海和沿河低地,水治盐碱土还会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在传统的改良盐碱土的研究与实践中,虽然也提出过“以水为纲,综合治理”的思想,但总的来说,对培肥土壤这个重要环节还未从更有效地改良盐碱土的角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根据长期盐碱土改良的科研成果,1965年陈恩凤教授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盐碱土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用“以水肥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措施”代替“以水为纲,综合治理”的论点,建议把“以水肥为中心的综合措施”作为改良盐碱土的有效途径;提出在研究水盐动态及其平衡的同时,大力开展肥盐动态及其平衡的理论研究。自20世纪60 年代中期以来,这项研究在国内各地展开,并在盐碱土改良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陈恩凤教授经常告诫他的学子和同行,科学研究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当今常论及的科学创新。1958年我国大搞深翻改土运动,当时不少人认为“耕地深翻,越深越革命”,反对耕地深翻就被认为不支持群众的运动。陈恩凤教授在深翻运动中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系统耕翻土层实测,顶住当时的政治压力,正式提出植物生长适宜土层,否定了耕地深翻越深越好的错误论断,明确地提出耕地深翻的主要作用是创造一个具有稳定作用的土壤稳定层。这种求真务实的学术主张对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史证明,大搞耕地深翻运动,既不科学,又破坏了土壤结构、土壤肥力,也影响了农业作物生产。


三、治学严谨求实,人格品德高尚


陈恩凤教授既是国内外的著名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一位德高望众的教授,而且一直担任沈阳农学院院系主要领导职务,为沈阳农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始终认为,一流学校必须有一流的德才兼备教师队伍。为此,自1952 年以来,他作为土壤农化系主任就有计划地将众多的年青教师派到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进修。同时还招收研究生,亲自指导、鼓励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各种学术会议,着力培养年轻人。20 世纪50~80 年代沈阳农学院土壤农化专业教学水平一直居国内领先地位,培养出一批批专家、学者,有的成为政府领导,有的成为大学或科研院所的领导骨干。20 世纪90 年代初全国评出两个土壤学重点学科:一是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科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另一是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学科为农业部重点学科。因此,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学科的建设发展与陈恩凤教授的辛勤工作,以及他高瞻远瞩的学科规划所奠定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


身为一校之长的陈恩凤教授,十分重视招贤纳士工作,他极力反对嫉妒和排斥能人的思想和行为,他十分赞赏当时沈阳农学院院长张克威教授招贤纳士的风范。他认为具有培养帅才和将才的大学,才能生产出帅才和将才的学子。20 世纪70 年末沈阳农学院复校后,学校师资队伍变动较大,陈恩凤教授对一些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调出十分惋惜,如徐正泰是十分难得的校级领导后备人才;事实证明,徐正泰调入上海农学院后不久就被任命院长,随后又被任命上海市农委主任,徐正泰的才干得到了社会充分的肯定。陈恩凤教授认为“一校两制”提法不妥,沈阳农学院曾是省部双重领导,都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不涉及政体问题,不可将“一国两制”的思想纳入国内高等学校办学体制中。


在土壤科学研究领域,陈恩凤教授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品德高尚,为土壤学界所钦佩;在人才培养方面,陈恩凤教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深受学子爱戴。他的教学讲究艺术,授课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重点突出。正是由于他的言传身教使众多学子深深地爱上土壤学专业,并为之奋斗终生。他的高尚人格一直被人们所传颂。“文革”初期,沈阳农学院土壤农化系的少数人受“极左”思想影响,认为土壤农化学科是“封资修”产物,必须砸毁,大肆宣扬建立“化农公社”,企图让师生脱离和抛弃土壤学科。陈恩凤教授当时就明确表态,指出这是对科学的无知冲动,经不起历史考验。他一再给师生讲:“民以食为天”和“农以土为本”的科学道理,告诫全体师生土壤学科不能丢,土壤农化专业不能无。历史证明,陈恩凤教授的观点与主张是非常正确的。1968 年春沈阳农学院在盘锦农场由“群众”领导“整党运动”,当“工宣队”和“革委会”宣布将一名教师无故开除出党,并让大家举手通过时,身在“鬼队”的陈恩凤教授表示坚决反对,这在当时政治环境条件下,如果没有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很难做到的。


陈恩凤教授先后在复旦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一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辛勤园丁,为中国土壤科学、农业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呕心沥血,奉献终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沈阳农学院遭到了严重破坏,学校被肢解,校舍被占和摧毁;1978 年复校前后,陈恩凤教授担任学校主要领导,为学校的回迁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那段时间,陈恩凤教授还作为农业教育专家、土壤学家参与了国家博士学位委员会组建工作,并任首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陈恩凤教授一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治学严谨求实,科学成就卓越,人格品德高尚。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缅怀他,学习他,一定要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期推荐


张福锁: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及影响|研究


中国土壤安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思考|观点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人民日报》发文:着力解决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宏论


南京土壤所近期四项研究进展|研究


赵其国院士等:中国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问题的战略思考|观点


从战略高度关注土壤亚健康问题|观点


                                                           人物推荐


李连捷: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奋斗终生|人物


龚子同:结缘土壤绘“家谱”|人物


候光炯: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土壤科学事业的人|人物


熊毅:相伴泥土一辈子|人物


李庆逵:土壤学家的诗意人生|人物



连载推荐


医生的土壤情结(第四季): 从3个案例了解“土壤-营养-健康”关系|连载


医生的土壤情结(第三季): 被渐忘的“土壤情结”|连载


医生的土壤情结(第二季)|连载


医生的土壤情结(第一季)|连载



“土壤观察”微信群6群开通,欢迎各位师友入群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邀请加入


我们是“土壤观察”(turangguancha),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